1、沙特阿拉伯
“石油王国”沙特阿拉伯位于亚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岛上,东、西两面分别濒临波斯湾和红海,国土面积22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218万,是西亚最大的国家以及阿拉伯世界、中东地区的执牛耳者;沙特为伊斯兰教的发源地,坐拥着麦加、麦地那两大圣城,自认为是阿拉伯世界的正统,1932年内志的国王军事强人伊本–沙特击败拉希德家族统一了内志和汉志,并建立了沙特阿拉伯这个政教合一的君主制国家,在沙特国内国王拥有绝对的权力和至高无上的地位,国内无政党和宪法,首相一般由国王或王储兼任;沙特境内荒漠横行,但却盛产石油与天然气,其石油储量占全球总储量的1/5,仅次于委内瑞拉排名世界第二,是全球原油的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生产国,人均GDP高达3.2万美元。
图片
图片
2、阿曼
“古堡之国”阿曼地处阿拉伯半岛东南部,濒临波斯湾和阿拉伯海,国土面积30.9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00万,是海合会中的第二大国;1967年卡布斯家族统一阿曼,1970年该家族建立了政教合一的阿曼苏丹国,阿曼虽然独立和建国时间较晚,自身油气资源储量比沙特、伊朗等大产油国差不少,但其经济发展速度并不慢,目前阿曼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50亿桶,位居世界第21位,人均GDP基本在2.5万美元左右徘徊,在海合会内部属于最低的;阿曼是阿拉伯人占多数的国家,与其他中东国家不同,阿曼70%以上的国民都是伊巴德派穆斯林,仅有约15%是逊尼派,因此阿曼的对外政策一直比较温和和中立,即使他们扼守着波斯湾的“脖颈”霍尔木兹海峡,但依然在中东的各种冲突和摩擦中习惯性的保持“隐身状态”。
图片
图片
3、阿联酋
阿联酋地处阿拉伯半岛东部,濒临波斯湾,与卡塔尔、伊朗隔海相望,国土面积8.3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020万,是海合会中唯一一个联邦君主制国家;阿联酋由阿布扎比、迪拜、阿治曼等7个小的酋长国组合而成,1971年脱离英国殖民的当地部族在阿布扎比部落的撮合下成立了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因是“七王摄政”,所以阿联酋的最高权力机构为七酋长组成的联邦最高委员会;阿联酋地势平坦却土地贫瘠,沙漠和沙丘遍地,国内连一条持续性的河流都没有,但是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阿联酋的地下埋藏着超过1000亿桶的石油,储量位居全球第6,产量世界第8,人均GDP常年在5万美元以上,比很多欧洲国家还要高。
图片
图片
4、卡塔尔
卡塔尔是一个位于阿拉伯半岛东部,三面被波斯湾海域所包围的半岛国家,国土面积1.16万平方公里,人口309万,为海合会内部和西亚地区最富有的国家;卡塔尔是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1971年才摆脱英国统治实现独立,1995年哈利法–阿勒萨尼取得控制权并自称埃米尔,阿勒萨尼家族开始掌控卡塔尔;卡塔尔虽是沿海的半岛国家,但国内干旱少雨、荒漠遍地,与其他海湾国家一样,卡塔尔同样拥有十分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特别是天然气储量达25万亿立方米,储量位居全球第三,液化天然气生产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国内人均GDP高达8.8万美元,位列亚洲第二、世界第八。
图片
图片
5、科威特
科威特位于波斯湾的西北角,国土面积1.7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486万,是由萨巴赫家族统治的世袭制宪政酋长国;科威特1961年摆脱英国获得独立,酋长谢赫–萨巴赫成为埃米尔,此前萨巴赫家族已统治科威特长达300年,科威特自然环境不好,土壤沙化、碱化严重,含水量非常少,因此其国内绝大多数的土地都无法耕种,科威特长久以来一直也是依靠对外海运存活,并成为波斯湾的一个重要港口城市;科威特石油、天然气资源都很丰富,石油储量高达950亿桶,是世界第七大储油国,天然气储量也位居全球第18位,丰厚的油气出口资本和航运收入让科威特十分富有,其人均GDP常年都能够维持在4万美元附近。
图片
图片
6、巴林
巴林位于阿拉伯半岛东侧的波斯湾海域中,由主岛巴林岛和其他80多座岛屿组成,国土面积780平方公里,人口约160万,是西亚地区及海合会中最小的国家;巴林于1971年独立并成立酋长国,2002年酋长国变为王国,哈马德–阿勒哈利法也由埃米尔成为国王,巴林是海合会中唯一一个什叶派穆斯林占多数的国家,可执掌权柄的却是逊尼派国王和其家族,2011年巴林国内的什叶派曾爆发起义,但被海合会的老大沙特以及来自国外的雇佣兵镇压;巴林虽是岛屿国家,但受热带沙漠气候影响,依旧是遍地荒漠,全国95%以上的土地无法耕种,在发现油气资源前,巴林的支柱产业是捕鱼和采珍珠,巴林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比周边邻国要少很多,储量位居全球第66位,但油气生产依然是其最大的收入来源,其次巴林的银行业十分发达,其国内人均GDP常年维持在2.4万美元附近。
图片
图片
#地理##地图##中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股票杠杆平台,在线炒股配资开户,免费配资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